新闻资讯

了解公司动态·知晓行业动向

实用入门:学习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指南
2025-08-05

在现代生产和生活环境中,可燃气体泄漏的早期发现与预警是保障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。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,其工作原理与应用价值值得深入了解。本文旨在客观介绍可燃气体探测器常见的几种工作原理解析,帮助有需要的人士建立基础认识。

探测的核心:敏感元件

可燃气体探测器功能的实现,核心在于其内部的传感器或敏感元件。当特定浓度的可燃气体接触到这些元件时,会引发元件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。监测装置持续捕捉这种变化,并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电信号。

主图4.jpg

常见的工作原理类型

目前,主流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理工作:

  • 催化燃烧原理:此类探测器内部装有涂有催化剂(通常为铂丝)的元件。当可燃气体扩散到传感器表面,在催化剂作用下,气体在元件表面发生无焰燃烧(低温氧化),燃烧产生的热量引起铂丝自身电阻值发生明显改变。通过惠斯通电桥等电路精确测量电阻变化量,即可计算出对应的气体浓度。此种原理对大多数可燃气体反应灵敏,特别适用于检测甲烷、丙烷、氢气等。

  • 半导体原理:其关键部件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(如二氧化锡)敏感层。在特定工作温度下,当环境中的可燃气体(如一氧化碳、甲烷、氢气、酒精蒸汽等)与半导体表面接触时,气体分子会被吸附,导致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发生显著变化。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值,可以间接反映目标气体的浓度。此类传感器成本相对较低。

  • 红外光学原理(NDIR):此种原理利用了不同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。探测器内置红外光源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束,当光束穿过测量气室,目标气体会选择性吸收该波长的红外光,导致接收端检测到的光强度减弱。通过测量光强的衰减程度,即可精确计算特定气体的浓度。此种方式精度高、选择性好(特定气体对应特定吸收波长)、寿命长、不易中毒,适用于多种烃类气体等。但在成本上通常高于前两种。

信号处理与报警输出

传感器感知气体浓度变化产生的微弱电信号,需要经过探测器的内部处理电路进行放大、滤波和数字化处理。微处理器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析、计算,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气体浓度值显示出来(如果配有显示屏)。当气体浓度值达到预设的一级或二级报警阈值时,处理器会触发声光报警装置,通过高分贝蜂鸣器和闪烁指示灯发出明确警报信号。探测器通常也具备继电器输出或标准信号输出功能,可连接至外部的控制主机、排风扇或紧急切断装置等。

选择与应用的考虑因素

了解工作原理有助于在实际选择与应用时做出更合适的判断:

  • 目标气体:要明确需要监测的主要可燃气体类型(如甲烷、丙烷、氢气、溶剂蒸汽等),不同原理的探测器对不同气体的灵敏度、选择性有差异。

  • 环境条件:考虑安装环境的温度、湿度、压力、是否有腐蚀性气体、尘埃等,某些环境可能限制特定类型传感器的使用(如催化燃烧型对含硫、铅或硅的化合物敏感,易中毒失效)。

  • 精度与响应时间要求:对于需要高精度或快速响应的场所(如科研实验室、泄漏速率快的环境),红外光学原理或某些高性能催化燃烧/半导体探测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

  • 预期寿命与维护需求:催化燃烧和半导体传感器有一定寿命限制且可能需要定期标定;红外光学传感器使用寿命通常更长且维护需求相对较低。

  • 主图3.jpg

安全使用的关键

了解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根本目的,是为了更加科学、合理地安装、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,最大程度发挥其安全预警作用。用户需特别注意:

  • 严格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规范(安装位置、高度、方向等)和使用说明。

  • 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标定和功能测试(如使用标准浓度的气体验证报警点),确保其准确性。

  • 熟悉设备的报警含义及相应的应急响应流程,避免二次伤害。

  • 留意探测器的寿命状态,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或失效的传感器/设备。

认识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,是有效利用其保障安全的基础。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结合具体需求和环境条件,选择适合的探测器类型,并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规范,以构建更为可靠的安全防护屏障。


0371-66616601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周一至周五8:30-17:30

公众号

视频号

版权所有 © 郑州科萨电子有限公司 备案号:豫ICP备19032044号-1

地址: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椿路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2号楼B座18层